本网讯11 月 9 日上午,开云(中国)小麦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创新团队殷贵鸿研究员在“2024第八届作物学黄河国际论坛”上,分别与陕西富麦粮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岁盈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乡市金苑邦达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华皖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代表现场进行小麦新品种经营权独占签约仪式。本次签约包括豫农905、豫农907、豫农912、豫农931四个小麦新品种,转让经费总计1040万元。
小麦新品种转化签约仪式现场
由于全球气候变化、玉米-小麦周年两熟、秸秆持续还田、缺乏抗赤霉病品种及病原菌对多菌灵抗药性的提高等因素影响,赤霉病频繁流行,发病区域由长江中下游麦区北扩西移,成为小麦主产区黄淮麦区的常发病害,赤霉病一般造成产量损失 20%~30%,感病麦粒受到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为主的真菌毒素污染进而危害人畜生命安全。黄淮麦区由于历史原因,严重缺乏抗赤霉病育种技术和新品种。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创新团队针对河南省乃至黄淮麦区缺乏抗赤霉病品种的“瓶颈”问题,确立了抗赤霉病、高产、多抗、广适的育种目标,以期实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的。根据黄淮麦区小麦育种工作实际,制定了常规育种+双单倍体育种+抗病性接种鉴定+分子聚合育种+抗赤霉病鉴定(单花滴注、孢子喷雾、土表接种、异地鉴定技术)+就地一年4次加代技术+品质平行测定筛选的育种路线,选育出兼抗赤霉病、条锈病和黄花叶病且高产小麦新品种豫农912和豫农931,在白粒半冬性抗赤霉病小麦育种居黄淮麦区领先水平,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另外,河南农业大学小麦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创新团队针对河南省高产品种不优质、优质品种不高产和不多抗的问题,建立了小麦品质平行测定筛选技术体系,利用分子标记聚合优质高、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1、7+8、5+10、Glu-A3d、Glu-B3d,低世代进行微量SDS、面筋指数仪和揉混仪测定蛋白质数量和质量指标,高世代进行品质蒸煮烘焙加工实验,结合田间丰产性、抗病性、抗寒性和抗倒性鉴定选择,选育出优质中强筋、高产、兼抗条锈病和黄花叶病、抗寒抗倒、广适小麦新品种豫农905、豫农907,并且,豫农905抗性淀粉含量较高、豫农907阿魏酸含量较高,对控制血糖和预防脑梗心梗有一定预防作用,属于功能营养小麦新品种,推广前景十分广阔。
编辑/钱青秀 签审/方芳